2019諾貝爾化學獎給了鋰電池 雷軍、盧偉冰發微感謝

【IT前沿新聞】就像魚離不開水,人離不開空氣,我們手上的智能手機也離不開鋰電池。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手機里常見的鋰電池到底是誰發明的?又是誰為此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0月9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與吉野彰這三位被稱為“鋰電池之父”的科學家共同獲得此獎,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據悉,三人將均分9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645萬元)的獎金。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左起依次為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與吉野彰
鋰電池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熟知的智能手機等數碼產品基本都由鋰電池來驅動,可以說,這三位科學家研發的鋰電池,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鋰電池從1991年首次進入市場,經過不斷發展和技術革新,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三位科學家的獲獎可謂實至名歸。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后,手機圈的多位大佬也發微進行了感謝。雷軍表示:現在鋰電池已經廣泛應用,感謝這三位科學家在研發鋰電池技術中的巨大貢獻;盧偉冰轉發雷軍微博稱:期待電池材料再有革命性的突破;沈義人也表達了感激之情:感謝創造了一個可以充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