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7/華為nova5/紅米K20 Pro比拼攝像

對于手機市場來說,2000-3000價位是目前國產手機最值得選擇的價位區間,也是各家品牌重點打造的必爭之地。國產三大品牌一加、華為、小米在這個價位的代表性模型性價比更突出,特別是在推出一加7、華為nova5、紅米K20 Pro以后,本期拍照對比就是選擇的這三款熱門機型。
首先來說一下網友最關心的價格,這三款手機價格均在2000元-3000元的價格區間。其中紅米K20 Pro(6+64GB)售價2099元起,一加7(8+256)售價2999元起,華為nova 5(8+128)售價2799元起。
扎眼一看,紅米最便宜,感覺是它性價比最高,但實際上它的存儲版本也是三款產品中最低的,標準版只有6+64GB存儲,而其他兩款的標準版規格就要比紅米更高,因此三款手機都具備比較高的性價比。
測試前我想給大家發個福利,我將三款機器的京東購買鏈接貼出來,想要購買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一看,值得注意的是:這幾條鏈接都要比在官網買更實惠!
》》》紅米K20 Pro購買鏈接(猛擊有大優惠)《《《
》》》華為nova 5購買鏈接(猛擊有大優惠)《《《
》》》一加7購買鏈接(猛擊有大優惠)《《《
先說一下配置,一加7采用的是主攝+長焦的雙攝組合(并不支持超廣角);華為nova 5采用的是四攝像頭,主攝+超廣角+微距+景深的組合,配置確實夠高,但它也是四款中價格最貴的,配置高點無可厚非;紅米K20 Pro采用了主攝+長焦+超廣角的組合,三款機型均采用了是索尼IMX586調教下的4800萬攝像頭。
評測條件及相關設置:我挑選了白天、夜晚、微距、人像四個場景作為三款手機評測的環境,在多種環境下評測,更能考察手機對樣張的優化能力。
拍攝過程我選擇手動對焦,也就是說三款手機的對焦點都是一樣的。三款手機全部開啟HDR模式。
01微距下紅米解析度較良好
首先看一下正常光線下的微距。第一組樣張,三款手機呈現出的色彩還原度及亮度均保持一致,細節方面,似乎可以發現紅米解析度較良好。
然后我們再來看看微距下拍攝花的場景。毫無疑問,華為nova 5最亮,色彩也是三張照片中最靚麗的,虛化效果也把控的恰到好處,一加7和紅米K20 Pro的解析力較為相近,一加7在調色方面更加精準,而紅米K20 Pro的虛化效果也比較不錯。
再來看一組小黃花的微距對比。結果和上圖白花的差距不大,華為nova 5依舊是亮度最高的,而一加7呈現的效果更加真實,色彩還原度也較為優異,紅米K20 Pro介于兩者之間。
總的來說,在微距模式下,華為nova 5會開啟智能優化,加大對畫面的亮度,盡管看上去會更加明亮,但是稍有不慎就會產生過曝的狀況,因此我們建議使用華為nova 5的小伙伴們,在較亮的環境下拍攝微距,盡量關閉HDR模式。一加7和紅米K20 Pro的表現比較接近,似乎后者的光學防抖模式略好一點。
02正常光線下的一加7更加濃艷
正常光線下,一加7樣張呈現的色彩更加的濃郁;華為nova 5則偏向于寫實派,畫面感更加真實,層次感也比較出色;紅米K20 Pro的解析力及細節則比較亮眼。
03人像模式下 紅米有些偏暗 華為調教出色
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在開啟人像模式時,紅米K20 Pro會自動開啟長焦模式,從而放大畫面,并且這種設定是不可調節的。
可以看到,紅米K20 Pro在面部細節上更加真實,還原度更高,但是畫面亮度似乎有些欠缺;華為nova 5無疑是三張中表現最高的,無論是虛化的摳圖效果還是色彩調教,包括面部優化磨皮,讓整張照片顯得鮮活;一加7在刻畫細節方面也比較出色,美中不足的點在于摳圖的細節上不如華為nova 5更加精準。
04夜景模式下挑戰解析力
接下來是夜景模式。盡管三款手機的夜景模式均采用的多幀合成技術,但在曝光時間上略有差異:華為的曝光時間最長,一加和紅米的差距并不大,緊跟其后。
這張圖可以看到,華為nova 5對天空顏色的調教較為精準,觀感上也更加討好眼球;而一加7出現了泛黃的現象;紅米K20 Pro對光的把控還差了點意思。
這張圖可以看到,一加7是三張樣張中表現最為清晰的,華為和紅米均出現了“糊”的狀況,而華為在這張圖中將建筑頂部的“黃光”調教成了“白光”,美觀程度見仁見智。
05各有各的好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三款手機在不同場景下的表現均是不同的,沒有出現“某款手機碾壓其他手機”這種一邊倒的現象。這一次測試的結果是這樣的。
本次評測就到這里,后續我出“三款機型所有拍攝的原圖”文章,請持續關注我,關注中關村在線,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