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01 | 欄目:業界 | 點擊:次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軍人保家衛國、流血流汗,為人們所吟詠敬佩。沙場點兵后,有這樣一批退伍軍人,在蘇寧找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另一片“戰場”。
-48℃阿勒泰到-18℃冷鏈倉
在零下18度冷庫里工作的時候,許宏林能感受到那種曾經十分熟悉的寒冷。2008年,他入伍武警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森林大隊,曾榮獲兩次“優秀士兵”稱號,還被授予過“三等功”,軍銜至中級士官。
他至今仍清晰的記得,阿勒泰零下48攝氏度的冬天,穿著厚重的棉衣絨褲,行動極為不便。
許宏林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任務,是處理2011年發生在新疆喀納斯的火災險情。背著約20公斤重的滅火工具,從山下徒步至少20公里走到火場,等到天黑才下山休息。一行人在森林里呆了超過20天,由于沒有足夠的熱水無法洗漱,每天依靠雪水和一口大鍋,以方便面和風干的牛羊肉為食。
(許宏林在阿勒泰)
(現在的許宏林在電腦上完成冷鏈包裹“確認出庫”操作)
2017年電商巨頭紛紛加碼生鮮行業。這讓許宏林非常篤定,冷鏈物流一定會迎來大發展,于是他果斷加入蘇寧冷鏈。
成都蘇寧物流公司位于新津的冷鏈倉,一年四季都是成都最冷的地方。許宏林穿著厚厚的棉衣工裝,市民網購生鮮的訂單一來,他就要去零下4攝氏度的冷藏倉里挑選水果、酸奶,或者進入零下18攝氏度的冷凍倉里挑選進口的北極甜蝦、牛排等。
作為一名基層的冷鏈操作員,他的日常工作是根據訂單,確認商品,檢查商品品質,確保安全完好,然后需要商品數量和體積,選擇合適的冷鏈箱,放好冰塊保溫,打包好準備出庫。
這樣一個流程下來,他處理好一個包裹只需要四五十秒,甚至更快。最快的時候,許宏林1小時能打包好上百件冷鏈包裹。他的直屬上司肖永德的評價非常直接:靠譜。作為一名蘇寧冷鏈系統的‘新兵’,他工作以來保持著零失誤、零投訴,肖永德還透露,入職蘇寧的第二年,許宏林就獲得了“2018年度成都物流公司服務標兵”稱號。
換一種方式服務人民
對于退伍軍人來說,變身快遞員、工程師,身份不同不重要,只是換一種方式服務人民。
北京天天快遞員藍功智,曾服役于哈爾濱市某部隊,多次獲得嘉獎,退伍后已經成為北京馬駒橋天天快遞站點主管。
(參軍時的藍功智)
(現在的藍功智已成為主管)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在冬季野營拉練途中,我們全連在零下28攝氏度低溫下,進行30公里武裝拉練。攻島演習都是真槍實彈,野外訓練在深山密林生活了6個月。”想到曾經的軍旅生活,他如數家珍。
面對現在的快遞工作,藍功智更是一絲不茍。他告訴記者,一位內蒙古的大娘,下單后貨物沒配送到位,藍功智電聯顧客詳細解釋了原因。兩天之后大娘還是找了過來,說買了件商品地址留錯了,希望能查一下。“這些都是舉手之勞,但對顧客來說卻很重要。”后來大娘和藍功智關系熟絡了,她成了蘇寧忠實的顧客。“直到現在網購有不懂的也會問我。我已經理解,為什么服務是蘇寧的唯一標準了。”
(楊小軍在送貨途中)
抱有服務信念的,,還有蘇寧快遞員楊小軍,入職4年來,走遍了西咸新區世紀大道的每一個角落。早年的部隊生活給了他剛正不阿的性格,同時也在心中埋下了一顆為人民服務的種子。
楊小軍站點同事說,他一直堅守“退伍不褪色”的理想信念,默默給自己設置許多標準和規范:“當天的快遞必須送完。”“不管送貨有多累,都要堅持到底。”“每天得用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要傳播正能量。”并且時時刻刻踐行自己定下的標準和規范。談到采訪,楊小軍謙遜表示,自己沒啥特別的,只是兢兢業業做事。“在部隊是為國為人民,現在做快遞行業,也是一種守護和責任。”
在世紀大道這一塊,楊小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看一眼手機上的送貨地址,哪個路口轉,哪個小區門口停車,早就了然于心。
雖然離開部隊已經四年,但是楊小軍還是會堅持每天早起,活動活動手腳,去附近的公園散散。他說:“每天堅持鍛煉,是我的個人愛好,同樣也是我的一點點私心,因為想送快遞的時候能走的更快一些。”
(劉松偉退伍后成立了蘇寧幫客伊川縣服務中心)
穿著黃色工裝,穿梭在大街小巷,這樣的蘇寧“退伍軍人”還有很多:彭誠,從軍5年,在家鄉立了南昌縣蘇寧幫客服務中心,為鄉親們實現了配送和安裝服務的系統融合;鄭明勇,兩年武警生涯后成為蘇寧售后空調安裝工程師,一服務就是10年;劉松偉,退伍后加入蘇寧,現在成為蘇寧幫客伊川縣服務中心老板。
時值八一建軍節,大約半個月后,又有一場818大型戰役在等著這批蘇寧“戰士們”。“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一起努力和奮斗,這是一件幸運的事情,我覺得這并不是僅僅是工作,還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戰斗精神。能讓我想起當年的軍旅生活,有種團隊作戰的集體榮譽感。”許宏林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