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01 | 欄目:業界 | 點擊:次
本文首發自【IT前沿】微信公眾號
前兩天啟人正躺在家里吹空調,突然刷到一位微博博主在美國無人超市“偷東西”的視頻。
這位博主想進行一個測試,看看在無人超市偷東西,會不會被發現。
他先在褲腿里塞了一根牛肉條。
然后在帽子中藏了一個杏仁黃油。
他又用衣服擋著貨架,偷偷在口袋里藏了一個酸奶。
最后他拿了一堆東西,大搖大擺的走出了無人超市。
不出5分鐘,他的手機上果然收到了無人超市寄來的賬單。
他非常高興的發現:賬單和自己拿的東西完全一致。
無人商店知道他拿了什么,甚至知道他拿的酸奶是藍莓味的。
不過看到這里,啟人就覺得很無聊。
因為在咱們國內,也有很多這樣的無人超市。
北京、杭州這些地方,無人商店遍地開花。
商店里每個商品上,一般都貼有RFID射頻識別芯片。
你帶著商品經過門口的結算區,結算系統就會感應到芯片,自動結算。
所以說,視頻中這位博主藏東西的做法,無異于自欺欺人。
不過...
等一下...
我們再看一遍這個視頻。
這位博主的視頻里好像沒有RFID射頻芯片啊。
比如這個面包和水,不但沒有射頻芯片,甚至條形碼都沒有。
這就很有趣了。
這家店到底是怎么結算的?
原來,他來“偷東西”的地方,是亞馬遜旗下的Amazon GO無人商店。
與其說是無人商店,倒不如說是為試驗影像識別技術而搞的副業。
這家無人商店的結算,全靠天花板上這50幾個無死角攝像頭和貨架重量感應來完成。
在進入無人商店前,你需要有一個綁定銀行卡的亞馬遜賬戶。
在進入時,直接用App二維碼掃一下門閘就行了。
在你通過的同時,系統會自動把這個賬戶和你本人綁定。
在商店中發生的一切行為都會被攝像頭捕捉到。
比如你從貨架上快速“偷”了一瓶飲料。
擋住攝像頭“偷”了一盒三明治。
甚至把12美元的壽司換到8美元區,然后從8美元區拿走12美元的這個。
一切行為,都欺騙不了系統,都會被系統錄入。
當然,這個系統聰明的地方就在于,并不是你碰了某個區域的商品,系統就會扣錢。
如果你不想要了,直接把商品放回去就OK。
選購完畢,直接走出商店,5分鐘后,賬單就會直接發送到你的手機。
無需排隊,無需“結賬”。
關于這項技術的具體細節,亞馬遜并未透露太多。
他們只說自己使用了最普通的RGB攝像頭+傳感器+用戶行為深度學習。
不過從亞馬遜發布的丟失率來看,Amazon GO遠遠低于普通超市。
甚至可以說,低到竊·格瓦拉都偷不走。
這大概就是我們說的,“真正的好技術,應該是無感的”吧。
相比之下,國內某些無人超市倒更像是為了無人而無人。
無人超市真正要解決的是什么?
是干掉收銀員?
還是讓店員躲在暗處,給每個商品上貼標簽,最后讓用戶自己去結賬?
都不是,而是干掉結賬這件事。
把本應由收銀員來做的事交給用戶,這不叫“無人”,這叫成本轉嫁。
用戶來買東西,憑什么還要學你的收銀系統怎么使用?
真正的“無人”不但要解放店員,也要解放用戶。
在Amazon GO,你可以拿起商品直接裝包,裝完就走。
這種行為在普通商店屬于偷竊,但在這里卻顯得無比自然。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下班高峰時,數人擠在一個柜臺前伸手“搶”貨。
人工都分不清的場景,機器卻能。
這背后的運算量和技術實力,實在讓啟人為之驚嘆。
如果未來,亞馬遜把這套視覺識別技術放到其他領域。
科技樹能怎么點,就像雅馬哈一樣,一切皆有可能。
雅馬哈,修鋼琴起家,后來發現做樂器更賺,于是get做樂器技能。
做樂器為順應電子大潮,get了數字信號處理器和路由器技術。
做樂器一不小心又get了木工技能,于是做家具,蓋房子。
政府訂購木制螺旋槳時,雅馬哈借別人飛機研究,發動機總壞,結果就get了生產發動機的技能。
有發動機了,做汽車做船吧。
坐船的過程中學會了又做浴缸。
當然,說了這么多,也不是說國內的無人商店不好。
從成本上來講,亞馬遜這一套視覺識別系統的報價就要千萬美元。
這對普通店家來說完全不可承受。
RFID射頻標簽,倒更像是一種介于有人和無人之間的折中。
不過,這種無人商店的實用性又如何呢?
需要店員給商品挨個貼簽。
需要用戶App掃碼開門。
需要用戶自己結賬。
和普通超市相比,反倒麻煩了不少。
更要命的是,一枚電子標簽的價格大約在5毛錢左右。
這就注定了無人商店的商品價格更高。
正因如此,部分媒體報道,國內無人商店已經快涼涼了。
說到這,其實又引出了另外一個話題:
不要為了吸引眼球,而去胡亂炒作新技術。
至少,作為一個科技編輯,啟人我是這么想的。
對吧?某些手機廠商呀,行業巨頭啊什么的...
行了,多了我也不能再說了。
發散思維,你們都懂。
點到為止吧...
IT前沿官方微信公眾賬號
愛科技,愛這里。
“掃一掃”二維碼來關注IT前沿,或者微信搜索“IT前沿”并關注。
▲移動客戶端用戶:點擊二維碼圖片并保存到手機,然后使用微信的掃一掃功能,選擇相冊,找到此二維碼即可掃一掃。
另外,我們最近組建了【IT前沿微信粉絲群】,歡迎大家添加【IT君】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