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微信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法官稱已構成名譽侵權

IT前沿8月5日消息 據法制日報報道,日前,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判決了一起因當事人在朋友圈罵人最終賠償對方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的案子。
據悉,柳某與皮某是微信好友。今年1月28日晚,皮某在微信應用程序中以微信號為“p*****91*”、微信名為“皮××”的個人賬號朋友圈中發表言論,稱柳某“破壞了別人家庭就該夾起尾巴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到頭來當小三,真是給你祖宗十八代都蒙羞!”“哪個都沒屏蔽,隨便看,敢做就堵不住讓人說!”同時配有柳某照片一張。1月30日,皮某又在其個人賬號朋友圈中發表相關文字并配圖。
當天,柳某委托律師向皮某發出律師函,要求皮某刪除針對柳某的所有不當言論,并在微信平臺公開發布道歉信息。皮某收到律師函后,刪除了自己于1月28日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內容,但雙方就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未達成一致意見。因此,柳某訴至合川法院。
合川法院經審理認為,皮某出于個人情緒和主觀推斷,擅自在微信平臺上公開發布柳某照片,并配上關于柳某隱私及帶有侮辱性的文字,導致柳某名譽受到損害。皮某的行為已構成名譽侵權行為,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皮某發表言論的范圍僅限個人朋友圈,且及時刪除1月28日的評論,對柳某名譽的影響力有限。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及造成的后果,判決皮某立即刪除1月30日在微信朋友圈中所發布針對柳某的不當言論,并于判決生效后3日內賠償柳某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同時在微信朋友圈中發表道歉聲明(內容由法院審定)。